2022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數據統計引發不少熱議,截止8月末,3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到16.98億戶,對比移動電話用戶總數16.78億戶,首次超出了代表“人與人”連接的移動電話用戶數,國內蜂窩物聯網產業首次迎來“物超人”這一歷史性時刻。
“物超人”有哪些意義呢?我國實現“物超人”后,會有哪些改變?我們知道,物聯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網絡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伴隨著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移動通信網絡從主要服務“人與人”的通信,加速向主要服務“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轉變,我國物聯網產業實現躍遷式發展。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既能夠進一步振興我國實體經濟,還可以為我國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注入催化劑。
我國實現“物超人”后,會有哪些改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專家認為,我國移動物聯網大致可以分為產業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三個方向。
在產業數字化方向,移動物聯網助推智慧工廠、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領域產業轉型升級;在治理智能化方向,移動物聯網在智慧消防、智慧城市、智慧環保、民生服務等多個領域落地,提升動態感知、風險預警、科學決策能力;在生活智慧化方向,移動物聯網為更多百姓帶來了線上問診、老幼照看、智慧出行等便捷服務。
此外,移動物聯網的發展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治理提供了更強的連接能力和更大的連接規模,打開了更大的數據價值空間,將加快數據的高效感知、傳遞和處理,加速形成全“連”、有“數”、能“算”的閉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