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卡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2022年全球物聯網卡市場規模達到數億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數十億人民幣。這一增長趨勢反映出物聯網卡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如此龐大且發展迅速的市場會不會存在問題呢?當然,隨著物聯網卡市場爆發式增長,不少問題也隨之顯現,不僅擾亂了物聯網卡市場的安定還讓不少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當下物聯網卡市場存在的問題:
首先,平臺雜亂,真假難辨。物聯網卡市場發展太快全是因為需求量大,而運營商又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服務中小需求者,因此只能將這部分業務外包出去,這一外包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有利潤可謀取,大大小小的代理商、代理平臺、物聯網卡的商城都開始出現,這些還都算是名的,還有我們不常見的暗的,也就是地下渠道,各大電商違規銷售物聯網卡,嚴重擾亂物聯網卡的正規銷售。
其次,運營商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物聯網卡的目標客戶是使用物聯網應用的集團客戶,但是考核指標是物聯網連接數,當物聯網的實際發展跟不上考核要求時,有些省公司開始通過卡商將物聯網卡當做純流量卡出售。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物聯網連接數考核,比一家一家拓展實際行業客戶容易的多,所以各省分紛紛選擇這種模式作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模式,至少當做在年底沖指標的一種方法。通過專用APN+公網轉接,或者利用車聯網計費規則,實際的流量資費低得超乎想象,直接沖擊了個人市場的流量資費。
那么問題出現了,物聯網卡市場又由誰來監管呢?
首先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相關行業的主管部門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職責是研究擬定行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總體規劃。中國電子商會物聯網技術產品應用專業委員會,該會于2011年成立,主要作用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發揮橋梁作用,協助政府對行業進行指導、協調、咨詢和服務,幫助會員向政府反映企業要求。最后就是運營商本身,運營商本身對物聯網卡的采購銷售也有監督職責,只有從根本上約束,物聯網卡市場才能健康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