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卡,是三大運營商發型的一種商用級上網卡,因為價格便宜、流量充足,也被大家稱為物聯網純流量卡。我們都知道,運營商平臺和一些正規的代理商平臺都會在顯眼的地方標上“物聯網卡禁止使用在手機上”的標語,說明物聯網卡只服務企業用戶。既然物聯網卡可以為設備上網提供流量,那么,憑啥只準許企業辦理呢?
物聯網卡是三大運營商基于物聯網專網,面向物企業用戶提供的移動通信接入業務,采用三網專用(11位或13位)號段,通過專用網元設備支持短信、無線數據和語音等基礎通信服務,提供通信鏈接管理和終端管理等智能通道服務。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物聯網純流量卡,均為物聯網公司向運營商大批量購買流量構建流量池,然后自行定制了一系列個人用戶普遍使用的流量套餐(如10元10G、25元40G、38元100G等)批發給代理商由代理商再賣給個人用戶使用的。雖然有規定物聯網卡禁止使用在手機上,但是市場上個人用戶依然可以購買物聯網卡,只是在使用中常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影響物聯網卡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物聯網卡是騙人卡”“物聯網卡不能用”“物聯網卡市場全是坑”等言論影響著物聯網卡市場的健康發展。
物聯網卡憑啥只準許企業辦理呢?原因有二,一是運營商推行物聯網卡的目的是幫助企業智能設備聯網,走的也是移動通信信號,可以為智能設備提供上網流量,但是只針對企業用戶,畢竟物聯網卡不能提供短信和電話功能。而且個人需求者比較散、可移動性要比企業強,所以個人購買流量卡還是選擇價格相對比較貴的SIM流量卡。
其次,隨著電信詐騙案件的頻發,國家開始重點監測手機卡、銀行卡、物聯網卡的使用,物聯網卡流量充足,輕便易安裝,如果大量流入個人市場,那么勢必會成為電信犯罪的有力幫手,所以,國家也在不斷約束物聯網卡在個人市場中的傳播和使用。
因此,物聯網卡僅服務企業用戶,在未來,伴隨著企業大規模智能轉型,物聯網卡的使用將會更多,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物聯網卡市場發展也會越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