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隨著物聯網技術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物聯網卡的使用量也在逐步提升。為了約束用戶規范使用,為了加大對物聯網卡市場的監管力度,監管部門聯合物聯網卡的運營商也不斷出臺一些有關物聯網卡的管控政策。
就比如,物聯網卡必須采用專用號段。 規定是工信部頒發給電信企業的用于物聯網、機器通信等專用碼號資源。電信企業在發展物聯網用戶時應嚴格使用物聯網卡專用號段并定期對專用號段使用合規性進行抽查。
又比如,物聯網卡使用場景的區域限制管控。對于終端設備位置固定的物聯網場景,如:水表、電表、市政監控設備、環境監測設備等,應嚴格限定物聯網卡使用位置地點,如綁定基站標識或限制接入基站數量等。對于終端設備限定在一定地理范圍內使用的物聯網場景(在哪激活在哪使用),電信企業應通過技術手段嚴格限定其使用區域,限定區域不得超過省級范圍。
爭議最大還是物聯網卡的“卡片限定”。公網安函【2020】1173號文件指出,為保障物聯網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通過安全管理技術措施、分類安全管理和用戶入網管理等多種管理手段,指導電信企業開展物聯網卡管理工作。
其中,對于通用大流量卡(月均大于100M)采用卡片限定(主要表現為貼片卡、esim卡和異形卡等,其中異形卡是通過改變SIM卡的形狀和大小,僅在特定物聯網設備中使用)、使用監測(根據應用場景設置閾值、使用區域等監測)、和個人實名的管理措施。
通俗點解釋,卡片限定是指通過嵌入、焊接、非標等方式,實現物聯網卡與終端進行物理綁定的技術手段。有效防止物聯網卡被挪用。主要表現為貼片卡、 eSIM卡和異形卡等。其中異形卡是通過改變 SIM卡的形狀和大小,僅在特定物聯網終端中可以使用。
有人說卡片限定是過度管控,也有人表示可以理解,比較大流量的物聯網卡一旦被挪用,用于非法途徑,還是很危險的。其實有這樣的規定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物聯網卡對使用地也早有限制,就算不讓你用也怕你用于非法途徑。規定就是鐵律,所以小編還是建議使用中按規定使用,避免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