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卡是由運營商推出的一種虛擬卡,不需要卡槽,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設備無需插入物理SIM卡,就能直接訪問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服務。
eSIM物聯網卡有個特殊技能,就是通過支持空中寫號能力,從而達到設備綁定運營商身份識別標記的目的,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其他優勢:
比如,通過嵌入eSIM芯片,終端用戶無法撥出,也不用擔心遺失,被盜等問題;支持空中寫號,物聯卡號碼隨時回收,若因使用問題即便銷號,也不用到現場更換;故障較少,傳統物聯卡長久使用會導致不可逆的機械性耗損,eSIM物聯卡通過模組內置虛擬卡號,從而有效避免該類問題發生;節省空間,2x2mm大小,不占據任何電路板空間,可使物聯網設備體積朝更小方面設計;可重復利用,因客戶原因導致終端設備無法使用時,可回收ESIM號碼,并在新設備上重新使用,并繼續原有資費等。
但是,就是這樣具備諸多優勢的物聯網卡卻被暫停業務,這是為什么呢?
中國電信官方發布了一則《暫停eSIM手表業務辦理公告》,根據公告,自2023年7月12日起,由于業務維護升級,本App(中國電信App)暫停辦理eSIM手表一號雙終端與獨立eSIM業務辦理,恢復辦理時間另行通知。
業內人士分析,其被叫停的原因無非兩個:一是知識產權競爭,因為該技術早由蘋果手機于2011年就申請了專利。二是安全性還有不足,eSIM依靠遠程管理平臺,平臺有可能被黑客入侵或感染病毒,空口傳輸增加密鑰、證書等信息的生成和寫入。也容易被竊聽或干擾,而且終端eSIM管理應用,同樣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不管哪種原因,既然目前eSIM卡已被叫停,那么接下來必然會有新的變動,不管什么時候解封,我們都希望它能再為萬物互聯做貢獻。